目前分類:廚房與食事 (10)
- Jan 08 Sun 2017 20:08
【食之瑣事】味噌湯
- Oct 03 Mon 2016 01:03
【食之瑣事】愛與味覺
城市中,若想回歸最單純卻最細緻的關心,也許是人與人之間食物的分享與交換。今天我嚐了你煮的咖哩,明天換我帶一份蛋糕給你。
味覺是ㄧ種帶有極度個人偏好與頻繁需求的慾望,在一層一層瞭解另外一個人飲食喜好的下,是夾著情感去探索出來的。
- Aug 08 Mon 2016 23:54
【食之瑣事】白味增入飯
早餐
- Aug 07 Sun 2016 14:24
【廚房初學者】漢堡排
冰箱裡的豬絞肉冰了好些天了,是上次做大黃瓜鑲肉剩下來的。想在今天料理午餐的時候用掉,腦中就閃過了漢堡排。
把洋蔥、大蒜切細,分量依準備的肉的分量調整,一人份的肉大約用半顆洋蔥再少一點,蒜頭兩瓣就夠了,加入麵包粉、蛋、絞肉,把所有材料用手混合均勻。食譜上使用的麵包粉我改用家裡現有的低筋麵粉代替,在捏成肉排形狀的過程中,可以一邊拍打讓空氣擠出來,使成型變得更紮實。下鍋煎至兩面熟透,上色至略帶咖啡色的焦,只翻一次面,否則過度翻面肉排容易鬆散開來。表面煎熟之後加水蓋鍋蓋悶至熟透,起鍋之後,鍋中的湯汁可以自己加調味料製作成肉排的醬汁。
我在兩片漢堡排上疊上昨日配麵包剩下來的酪梨,烤了幾片法國麵包切片搭配。一邊吃一邊想著酪梨真是神奇的水果,單吃得時無味到令人難以食用,可一但和其他食材搭配的時候,總是能創造另一番令人驚奇的味覺層次。是一種適合與其他食材合作,才能表現出自己特殊味道的食物呢!漢堡排疊上酪梨後,雖然沒有說感到特別驚豔的美味,卻把肉質的油膩感整個平衡下來了,果真是一種默默卻重要的味覺存在阿!
- Jan 22 Fri 2016 20:32
【廚房】雨天燉肉

我也不知道這怎麼稱呼,姑且就叫燉肉吧!
雨下得很大,沒有早起的日子只好到超市採買。想到回老家的時候媽媽用蒜苗代替蔥才想起來還有這個食材可以運用,估算著冰箱裡還放有上次採買的一根紅、白蘿蔔,想著是不是可以買個排骨一起燉個甚麼麼東西,蘿蔔排骨湯這陣子煮了兩三次了,想換滷個可以配飯的料裡。豬肉、蒜苗跟海帶剛好是超市都可以買齊的料理,因為懶得再繞去中藥行配滷包,就乾脆做成日式口味的燉肉吧,不會太鹹的湯還可以喝。
切冬天盛產的白蘿蔔加一點紅蘿蔔,跟蒜苗放進鑄鐵鍋炒,再鋪上燙過的豬軟骨與豬胸肉,我喜歡咬軟骨的感覺。淹過料的水,一些醬油一點糖,一點酒。燉煮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色入味。聽鍋裡的食物波囉波囉的聲音真的會帶來幸福的感覺,
- Nov 26 Wed 2014 22:49
【廚房初學者】會讓人捨棄肉鬆的地瓜粥
睡起熬粥,將前一日洗淨切好的地瓜塊與冰過冷凍的生米同煮成地瓜粥。冷凍過的生米其結構會被低溫破壞,因此不需費時熬煮。一火爐熬粥,另一爐熱油鍋,拍好足夠的蒜頭,清炒菠菜後接著燒茄子。起鍋後大略清潔鍋面,再熱新油投入薑絲,乾煎最後一道虱目魚肚。
將三道菜上桌,盛地瓜粥,再倒些昨日新買的肉鬆準備配著,剛好趕上十二點開飯,禮拜日的中午,「著」足在綠紫白黃間。
媽媽給的胖地瓜果然特別厲害,煮成地瓜稀飯更凸顯它的香甜,好吃到都捨不得拌入以往吃稀飯最愛的肉鬆,深怕肉鬆的重口味掩蓋了地瓜自然的清甜。
- Nov 22 Sat 2014 19:25
【廚房初學者】菱角蘿蔔排骨與八寶粥_入冬準備,鹹甜兩鍋湯。
意外在市場還沒收攤的時間起床,啟程往市場上去走一圈。也許因為是禮拜六的中午,採購的人們、乾脆的陽光、拿著相機拍照的香港觀光客,全都擠在一起。就算今日氣溫反常溫暖,但從販賣的攤位上可以看見冬天隱藏不住的痕跡。嘴饞多時的菠菜終於擺上菜攤了,白蘿蔔也在一旁晒著太陽,菜單已開始在腦海中構築,走向豬肉攤販買了我所偏好的軟骨排。險些忘了排骨湯還需要香菜的點綴,買香菜的同時順手也把一包木耳帶走了。薑與洋蔥的老闆應接不暇的幫客人秤斤記兩。花生菱角的香氣直撲撲的從對面襲來,菱角可是季節性強烈的食物,錯過了這陣下次來可能就結束產季了,是就算鬧彆扭也吃不到的食物。所以看到菱角就聯想到該是燉排骨湯滋養身體,準備對抗冬天的時候了。秤了一斤帶殼菱角,再抓了兩根茄子與兩尾虱目魚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把新買的食材都安定位之後,起鍋滾水準備燙排骨。燒水的時間一邊讓排骨用清水沖刷洗幾次,菱角去殼,白蘿蔔削皮切塊,等水大滾,火不減弱,下排骨,再滾,撈起沖涼水,把渣渣沖洗掉。把沖洗好的排骨鋪好在電鍋內鍋底層,再鋪上白蘿蔔塊,最後鋪上菱角,切入幾片薑片,注水至淹沒食材。外鍋兩杯水,按下開關靜待佳音。跳起後稍悶片刻,備好湯碗放入適量的鹽巴與香菜。食用時盛熱湯沖入碗中,把香菜沖熟鹽巴沖開即可。
等待燉排骨的同時,把出門前就浸泡的八寶粥倒入單柄小鍋子中,再丟入幾顆紅棗,紅棗可切幾刀讓甜味釋放到湯中。一邊用慢火熬煮,反覆滾幾次,蓋鍋悶數十分鐘。如此麻煩就是為了要把頑固的大紅豆煮到透爛。
今日完成一甜一鹹兩鍋湯品。
- Nov 22 Sat 2014 14:59
【食之瑣事】終於尋找到的原味優格
這是起床之後在水果盆裡面找到的早餐想法,一串終於放到轉黃的芭蕉、從高雄老家帶回來平常捨不得買的奇異果、媽媽分給我的一大包蔓越莓果乾,一大匙拌上在大賣場買到的小農無調味優格,淋上一點從台南來的自釀蜂蜜。隨著手腕讓瓶口轉一圈,把傾倒蜂蜜的動作收尾,而碰巧斜進廚房的陽光,彷彿像晒進碗裡之後融化成甜甜的蜂蜜,把水果優格完成。
自從在歐洲品嚐到優格的原味之後,就一直在耐心等待台灣無糖優格產品的出現。是那種可以輕鬆在自家附近的超市買到的優格,而不是需要透過網路訂購,運費幾乎等於商品價錢而免運費的數量絕對無法在優格過期前食用完畢的那種優格。也許是食安問題之後,小農被注意,所以才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優格產品,讓優格的陳列架上不再只有一大堆添加物的大廠優格了。它在充滿不知名調味優格堆裡的某個角落,從高中開始無聲抗拒吃甜味優格產品之後,許久以來再次嘗到優格最純粹的滋味。
- Nov 13 Thu 2014 20:12
【廚房初學者】廚房的交響樂
不知道有沒有製作人願意幫食物出一張專輯,每每聽到那在鍋子裡跳動的茲茲聲就覺得很悅耳。而且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不同的層次感,如果來炒個四季豆是一陣碎語的此起彼落。如果是煎一片鮭魚,是像一波波海潮的頻率。
還有湯煮滾的波波聲,刀子切碎食物的堵堵聲,削果皮的刷刷聲。但是最讓人有想像空間的,還是烤箱轉盤到底的叮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