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看了兩部以傳染病做題材的電影《抓狂酒吧》與《駭人怪物》。《駭人怪物》是2005年的片了,應該是取材自2002年的SARS疫情,而《抓狂酒吧》則是伊波拉病毒。兩部都以疫情作為媒介,以疑似感染者的視角,揭露政府欺瞞社會大眾的醜陋面向。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
- Nov 16 Thu 2017 01:36
【電影】以病毒為媒介揭露政府
看完《駭人怪物》才發現原來韓國電影的縝密度早在2005年的時候就已經發展成如此,難怪後來能推出節奏精準的《屍速列車》。主角目標的劇情障礙阻力以及黑色幽默的手法,極接近好萊嗚模式。而男主角也在十幾年後出演了《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 Nov 02 Wed 2016 23:06
【日本旅行】寫著「可樂餅」
記得那是藏在宇治小小巷弄間的蕎麥麵店,在門口把可樂餅炸的滋滋作響。唯一認得的「抹茶」兩個字,就期待吃完午餐的蕎麥麵之後,要點一個現炸的抹茶餅當點心,整個午餐時間都惦記著炸可樂餅的聲音跟氣味。
- Jan 23 Sat 2016 17:11
VVG好樣本事 ─ 像魔法屋的書店
- Jan 04 Mon 2016 22:21
【吃食】深夜小地方 ─ 老早走在深夜食堂之前
小地方的老闆說:「大家來小地方都是來看我的。」看似一句玩笑的話,卻精準道出了小地方的精神所在。
每一位老闆都是每一間店的精神靈魂,那間店都是圍繞著老闆所醞釀的內在風格去發展出來的,你找不到兩間一模一樣的店。同樣是到處充滿著細節,ZABU咖啡發展出玻璃桌墊下的名片裝飾,深夜小地方則是在梁柱上貼滿了整排的煙盒。同樣日系的簡潔風格,日子咖啡是淺色木頭的明亮清新,眼鏡咖啡則夾帶一點水泥與鐵灰的憂鬱。
我喜歡這種像跟朋友聊天一樣的採訪過程,關於這間店的靈魂氣息就這樣從老闆敘述故事的口中流動出來。因為曾經走過東京的黃金街,那種三個座位就可以是Bar,整條街塞滿小酒吧的影像一直投影在她的心底,當遇見這個四坪大的兩層樓空間時,加上一群藝術家朋友老嚷著沒地方喝酒,「深夜小地方」就這麼架構起來了。
- Jun 13 Sat 2015 23:18
「凡花」會一直感動的專輯
- Apr 23 Thu 2015 23:11
【人物觀察】喜歡富士山形狀的可愛女孩
有個愛做甜點的可愛女孩,很迷富士山的那種形狀,他說富士山白色藍色的分層特別可愛。所以她把她的甜點也做成山的形狀, 山形的草莓蛋糕、山形的抹茶蛋糕,還有糖霜下在綠色的山頂。
她說她也好想賣烤飯團,因為那也是山的形狀。